肝硬化是由于各種慢性肝病進展到晚期而出現的一種疾病,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為常見。在臨床上,患者會出現門靜脈高壓、脾功能亢進等癥狀,并且還會伴有大量腹腔積液的情況。
1、肝臟合成白蛋白減少: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時會導致肝臟合成功能下降,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體內蛋白質含量降低,從而引起低蛋白血癥的發(fā)生;
2、淋巴回流障礙:如果存在有門脈高壓情況,則會使下肢和腹部組織間隙內的液體滲入腹腔內,造成水腫癥狀加重以及腹水量增多的現象發(fā)生;
3、腎小球濾過率減退:若長期服用利尿劑或者合并感染等情況,則會誘發(fā)腎臟病變,使腎小管對鈉離子重吸收增加,進而引發(fā)繼發(fā)性的醛固酮分泌過多現象,最終形成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,影響了身體水分代謝,使得大量的體液潴留于體內,因此也會產生腹水的癥狀;
4、血管靜水壓增高:因為門靜脈壓力過高而導致毛細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增大,從而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強,同時膠體滲透壓也有所提高,此時就容易導致血液中的水分進入組織間質中,最后形成腹水。
對于已經確診為肝硬化的病人來說,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來控制病情的發(fā)展,以免危及生命安全。目前主要通過藥物來進行緩解,如恩替卡韋分散片等;而對于嚴重者則需考慮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肝葉,必要時還需行人工肝支持系統(tǒng)輔助治療。